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相关新闻
2019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暑期课程随感-唐磊
  • 2019-11-11 15:42:52
  • 浏览次数:
  • 关键字:
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这两周学习与交流,让我感受颇多。老师的课程,同学之间的交流,在城市街道上的漫步,都能给我许多思考的起始点。这些思考让我意识到,中国还只是一个拥有巨大经济体量的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远远不止经济上的差距。这些差距只能通过时间,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才能逐渐追上。
建筑
初到荷兰,从史基浦机场到代尔夫特的火车上,本以为能看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但除了零星的几栋高楼,更多的是10层以下的房屋。直到后来游玩鹿特丹与海牙的时候,才在这两座城市中看到了不少更有都市气息的摩天大厦。
\
在荷兰常见的联排民居,2-3层高
高层住宅更是少见,老师上课介绍到荷兰人并不爱住高层住宅。高层住宅更多的是作为社会廉租房,租给低收入人群居住的。也有一些人在城市中心购买了高层住宅,有着宽大的阳台,阳台上摆着一张太阳椅,一眼看去看到的是满满的惬意。
\
在鹿特丹市的一栋多层住宅
人们更多的是住在两到三层带花园的联排房屋中,整齐的排列在道路两旁。同一个小区内的联排房屋之间形式大抵相同,不同小区的房子之间则是风格迥异。尽管房子各式各样,但这些房子仍然能从外观上就给人一种舒适感,让人想住在里边试一试。进入到我们预定的民宿,这种来源于内心深处的舒适感更加强烈。房子并不大,80平的样子,楼上3间房间加洗漱间,楼下是客厅,餐厅,厨房,有小花园与客厅相连。功能分区简单有效,房间尺寸大小正仪。各家的花园种的花各有不同,我们邻居家院门上的那一簇蔷薇,着实让人惊艳。
\
隔壁邻居家门口的蔷薇
走在城市的古城区则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年代感扑面而来。随便挑上一栋房子就可能有上百年的历史。即使是有新建的房子穿插其中,老房子交映成趣。我曾好奇的询问过同班来自英国的Allen,为什么西方人把建筑保存得这么好。他说,他们把这些房子看得很重,因为自己从小在这里长大,所以很珍惜他。这些房子承载着人们生活的美好回忆,乃至成了人生命的一部分。到后来,政府意识到了这些老建筑的历史价值,开始出台法律来保护这些建筑。Queena曾向我们吐槽,她作为房子的主人,不能随意的对房子进行装修维护,需征得政府同意之后才能对房子进行改动,否则将受到惩罚。
\
代尔夫特市场广场周围的老建筑
每每在国外看到与国内的不同,我就不禁拿来比较。建筑真的是越高越大越好吗,越高越发达吗?住宅是越大越好住吗?房屋一定会是越老越没有价值吗?至少荷兰人民走过的路告诉我们事情可能并不是这样。尽管如此,在国内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在追求着高大全。城市内的房屋越建越高,本应辽阔的天空在城市间成了狭窄的一条线;房子越来越大,人却无所适从;新建的房子奇形怪状,相比老建筑而言更没有美感。
城市
在到荷兰之前我做了一点功课 ,印象中的海上马车夫如今已经成了单车王国,人均有2台单车。单车是荷兰人最主要的出行交通工具。政府也鼓励人们单车出行,各个交通枢纽都有巨大的单车停车场供人们停车。单车道更是四通八达,可以说是第二条马路。坐火车时也有见到人们带着单车。与方便的自行车出行相比,城市内的公共交通则没有那么方便。通行的公交车相对较少。火车则负责城市间的交通,相邻的城市则可以乘坐有轨电车。
\
公路旁的单车道
城市道路算不上宽敞,可以说与西方国家的汽车保有量比较还有点狭窄。有时两侧道路由一条比道路还宽的绿化带隔开,道路两侧的绿化也不遑多让。城市里的公共空间相当充裕,随处可见开敞的平台,草坪,小广场供人们活动。
课程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老师们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课程。最开始以为这只会是建筑相关专业的主场,令人意向不到的是,给我们上课的还有金融学、管理学等其他专业的老师。对于可持续建筑的认识不仅仅是从建筑本身的内容出发,立足于社会,立足于政策,立足于住户,立足于投资者,多方面来思考可持续建筑所应具有的形式,内涵与发展方向。不仅研究如何做出来一套可持续建筑,还在探究其他因素如何影响可持续建筑的发展。例如,研究住户在进行低能耗改造时从成本上有什么样的担心,并探究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人们做出有关建筑低能耗改造的决策;应该如何利用管理学的方法管理可持续建筑项目,以使项目成功;政府的决策是如何影响着可持续建筑市场以及住户行为等等。
他们将建筑研究完全深入,不再局限于建筑本身,从建筑在社会中的作用出发,研究政府政策如何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居民行为以及如何该如何制定政策才能达到预期目标,研究建筑的社会效应,研究人们是如何做出关于翻新自己住房的决定的。这些研究更加贴近于实际,能够在实际运用中产生足够的价值。这些研究与我国的跨专业研究类似,但我国跨专业的研究还略显生硬。也许是因为国内对于专业的看法过于死板,专业界限划分明显,不同专业之间难以形成互容。我们需要一个更大的框架将各个专业放置其中,由市场引导,任其自由组合,发生反应。
课堂上的教学也不仅仅局限于老师的在讲台上的陈述,而是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相结合。上课前老师也一再强调:If you have any question, please feel free to interrupt me and ask me the question。回答问题时也不是简单的给出答案,而更像是给出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见解与看法,并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同时,教学手段也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实地考察、项目模拟、仿真游戏等等多种多样的模式相结合,在实地考察中印证老师提出的问题,在项目模拟中运用课堂上老师给出的思维模式解决实际问题,这次的仿真游戏是零能耗仿真游戏,让我们在这次游戏及之后的讨论中找出市场、政府、住户、住房公司、电厂等等建筑行业相关利益人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让老师传授的内容不再是在学生的脑海中流过一遍,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在运用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理解,对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掌握。
\
正在进行的零能耗游戏
在这段学习过程中我意识到,以往学习中牢记的那些公式在解决问题上的意义与简单的加减法并没有区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我们应该在教育中加入其中的。如果把解决问题比作搭模型,公式是搭模型的工具,分析问题是搭模型的方法,发现问题是决定模型精细好坏的标尺。
思考
在荷兰的这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思索着现在怎么做才能使中国进入到与西方国家相类似的发展轨道。聆听着老师们介绍荷兰的发展经验,却发现没有一条能够很好地应用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上。中国庞大的人口,参差不齐的教育水平与发展条件,还有许多传统观念依然深深的根植在人们的脑海之中:城市的高楼大厦越多越好,房子越大越好,路越宽越好。沿着这样的高速发展的发展路线,注重数值上的增长率,我们的城市越发拥堵,我们的房子质量问题越来越多,住宅小区设计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但这真的算得上是城镇化吗?老年人与年轻人争夺球场使用权,拥有小区房产证却不能就近入学,城市道路交通拥挤不堪,城市人均幸福感不高,这些或是显性或是隐性的问题在提醒着我们,我们城市化的进程远不止将人口导入城市这么简单。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腾飞,中国在2020年将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吃饱饭将是人均标准,人们对自己的生活会有更高的要求。顺应市场需要,探索挖掘埋藏在人们心中“说不清,道不明”的切实需求,将是我们发展的新方向。
致谢
感谢张国强老师和建造4.0团队给我这样一个出国交流的机会,感谢在荷兰期间三位师兄师姐的照顾,感谢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各位老师和同班的同学,还有感谢一直在我身后力挺我的家人们,正是有了各位的努力,才使得这次交流圆满结束。
作者:唐磊
  • 本文来源:
  • 责任编辑:admin
  • 相关新闻

    Related News
  • 更多